基层治理,一张“民情地图”,成为村社志愿者服务居民的“好帮手”;暖心服务,一份“幸福订单”,让村社干群拧成“一股绳”……在温州市永嘉县,“生活合伙人”文明积分制的推广试行让志愿服务成为“德治”在基层的生动实践。
合伙队伍成为群众的贴心人
为破解工作力量不足、居民诉求不清、社会参与不多等现象,永嘉县率先在瓯北街道试点启动实施“生活合伙人”文明积分制。项目统筹机关部门、群团组织、公益组织、两新组织、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团体,采取“1+1+1”模式组建统筹协调机制,即“一个平台、一张卡片、一个联盟”,通过“居民点单、办公室定单、志愿组织接单”的形式,根据村社市民实际需求,定制个性化志愿服务清单,不仅满足市民群众对文化娱乐、情绪诉求、理论政策解读等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,更能解决矛盾纠纷、生活困难等疑难杂症。截至目前,“生活合伙人”志愿队已累计开展实践活动1300余场次,服务群众超5万余人次。
服务质量量化让群众心中有感
为保障服务质量,“生活合伙人”们破除志愿者的“单向付出”的不可持续模式,采取“以服务换服务”的“双向循环”模式,通过文明积分量化实践服务为村社志愿者提供激励福利。依托“志愿浙江”平台,群众根据需求点单,志愿者便可在平台接单,并按需求完成服务,获取服务积分。每月志愿者根据平台累计积分数定档分别评定为“最美志愿者”“优秀志愿者”“爱心志愿者”,并按照评定结果对应“V1、V2、V3”不同等级享受远低于日常的商家消费折扣。这些举措既为志愿者提供衣、食、住、行、金融等各个行业领域的实在优惠,也促进消费力提升,实现正能量的双向奔赴。
专属积分卡让兑换更便捷
为切实解决文明积分兑换难、支付难、使用难的问题,永嘉县发行“幸福GO”志愿者专属农商信用卡,打通志愿积分与商家折扣支付系统的直接连接,实现“积分数据获取、折扣比例确定、支付优惠抵扣”全链条信息实时更新,一键触达。解决志愿文明积分累积无处可兑的信息壁垒,实现文明积分“随时可查、随处可兑、随机可选”的便捷“无感”兑换模式。如今,除第一批成员商家外,书法协会、摄影协会、古琴协会等特色领域协会团体也纷纷入驻“生活合伙人”文明积分兑换。截至目前,“生活合伙人”文明积分结对商户、公益组织、协会团体等100余户,享受文明积分兑换志愿者9000余人次。
让有德者有得。“生活合伙人”文明积分制已成为连接政府、企业、群众、志愿者共促基层自治的纽带。文明积分制的深入实施让群众在文明实践中共享精神文明成果,让助人为乐、积极向善的文明乡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