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荣亮,男,1965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籍贯浙江乐清,乐清市农机发展中心三级主任科员?;迫倭镣宋楹笤┮狄幌?0余年,废寝忘食研发农机,长期从事锯、钻、焊加工,经常搞得头破血流。因长期受电焊强光照射,曾两度失明,但他无怨无悔,始终坚持。他自主研发的大型工厂化育秧自动生产设备,季生产秧苗65万盘,超出了3万亩的设计能力,为国家减少项目资金投入200多万,减少劳动力投入65%,真正发挥了“机械换人”的作用。他还先后研制了自动化农机10余项,其中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已在申请国家技术专利。2023年2月,被授予浙江省农业“双强”先进个人称号,温州日报、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、学习强国、新华网等媒体都刊发了他的事迹。
废寝忘食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
黄荣亮从部队退伍后,扎根农业一线30余年,痴迷农机研发。2020年,他接过创建乐清市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的重任,全力打造乐清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之初,周边都是荒地,不仅道路难行,还没有吃饭的地方,黄荣亮和同事们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,节省往返时间,研发装设农业机械。
为了攻破农户们在实际生产中碰到的难题,黄荣亮总是夜不成寐,寻找破题方法。经过反复实验,他总是能将困扰农户多时的难题破解?;迫倭燎M费蟹⒘巳惺滋鮌LC自动化育秧流水线,提高了育秧智能化、自动化水平,令乐清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的早稻育秧量达3万亩,成为全省早稻育秧量最大的农业服务中心。
由于工厂化生产秧苗质量好,服务周到,再加上政府补贴后农户实惠,促使早稻育苗订单激增,一到春耕备耕时节所有机器都高负荷生产,为了不耽误白天生产任务,他和农技专家只能夜里加班到凌晨抢修机器。
研发农机两度失明
黄荣亮深知研发适用新型农机装备,推进农业“机器换人”,是实现“科技强农、机械强农”的根本任务之一?;迫倭炼孕滦团┮祷档难蟹⒓负醯搅顺彰缘淖刺?。为解决各个控制环节的电路设计,黄荣亮经常废寝忘食工作到凌晨。在设备安装过程中,各种锯、钻、焊加工环节,他都亲自动手干,经常搞得头破血流。由于长期受电焊强光照射,黄荣亮的眼睛曾两次出现刺痛失明现象。医生诊断他的失明是由电焊时间过长导致,还吃惊地说,从来没见过像他这样公务员身份去搞电焊的。
为了方便落实“灵感”,他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路研发工作搬到了自己的家里,客厅、房间到处是电器设备?;迫倭辆T谕喜晒号┮祷蹬浼丶易樽把蟹ⅲ斓萦种赜执?,令他一度成为菜鸟驿站“不受欢迎”的客人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由黄荣亮自主研发的大型工厂化育秧自动生产设备,当季生产秧苗65万盘,超出了3万亩的设计能力,为国家减少项目资金投入200多万元,减少劳动力投入65%,发挥了“机器换人”的作用?;迫倭粱瓜群笱兄屏擞碜远刂葡低?、自动供盘机、自动叠盘机等10余项机械,其中3项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,已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技术专利。
为农机事业发光 是他最开心的事情
经过黄荣亮等乐清农技人的共同努力,乐清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全省功能最全、规模最大、服务能力最强、带动农户最多、辐射面最广的农事服务中心之一。特别是育秧中心的建成,解决了乐清市40%水稻优质秧苗的供应,通过2021、2022两年生产,已实现累计育秧11万亩,带动农户158户,辐射全市8个乡镇;其“1+N”管理模式,已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。该项目内容和经营模式已迎来全省多个县市区农业人交流学习。
黄荣亮还在不断探索,他尝试着在育秧流水线上安装机械手代替人工,以期进一步减少人工投入,同时还在研发可拆卸育秧流水线。一旦成功,可为小型农业合作社提供很大便利,为智慧农业普及填补空白。他说,虽已接近退休年龄,但在技术方面自己永远是学徒,为发展农机事业发挥余光,是他最开心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