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”,平凡的他们将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为扑灭山林火灾,为保一方安宁,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他们是永嘉县碧莲镇森林消防队队员——48岁的陈建华和54岁的邵嘉斌。先后获评“浙江好人”“感动温州十大人物”等荣誉称号。
一、不畏牺牲、迎难而上,“断后”守护平安
10月10日下午,永嘉县黄田街道发生山林火灾后,相距40多公里外的碧莲森林消防队于当天16点20分集结出发增援。
17点30分,碧莲森林消防队赶到狮子山火灾现场。由于山火发生在隧道上方山头,山体陡峭,且当天天气干燥,风力很大,火势很猛。“每次灭火配合,都要留两人断后。断后很危险,不知道火苗会从哪里窜出来,要特别细心。这次负责断后的正是陈建华、邵嘉斌?!蓖拥某轮厩匾涞?。前头5人跟着火往前冲,直到山脚才发现后面没人跟上,陈志渠给陈建华打电话。第一个电话打通了,没人接。第二个电话,已无法接通。“他俩和我们的距离只有80多米,复燃的火点很小,但是突然大风急转,大火困住了他们……”队友离开了,悲痛袭来。
二、勇猛战士、开路先锋,“榜样”队中骨干
2014年,经同村老队员推荐,邵嘉斌加入碧莲森林消防队。他是队里话最少的一个人,但技术全面,能适应救险时的各个岗位?;鹎榍П渫蚧?,他可以做到科学合理使用设备,领悟力很高。一些新入队的成员,不熟悉设备操作,邵嘉斌就会主动“传帮带”。在队友眼中,他是大家尊敬的“斌哥”,但一上火场,就成了勇猛的战士。
石湖村党支部委员邵洪海说,邵嘉斌老实内向,做得多说得少。村里有什么活动,他都尽量参加,清扫卫生、给年迈老人修灶台,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周边人。
陈建华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,2004年回到石湖村,开办“一林鸡场”,养了1万多只鸡,卖绿壳鸡蛋。
2010年经村民推选成为石湖村“两委”班子一员,是两届镇优秀党员。疫情爆发初期,村庄封闭式管理,他负责全村800多户的日常采购,谁家买什么药,谁家要几斤肉,他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村里建设美丽乡村,环境整治,他拿出自家鸡笼给村民装鸡,劝大家移到山上养殖,中途不小心死了几只鸡,他就在自家鸡场抓鸡赔……
“我没有本事,如果你们信我,我就解决?!闭馐撬舾濉傲轿钡陌焓旅鼐鳌?/font>
在加入碧莲镇森林消防队后,陈建华很快成为队里的技术骨干,他特别喜欢钻研,每一场技术培训他不仅参加,还会吸收运用到实践中。
出任务时,陈建华大多负责背灭火器是“开路先锋”。队友记得,陈建华胸前位置被烫出大片水泡,因为灭火,他身体留下了多处伤疤。陈建华细心,特别关注队友是否在火场走失,但这一回,队友却没能找回平安的他。
接到这次出勤通知时,陈建华还在鸡场干活。妻子宁晓文叮嘱他,带几个面包路上吃,他也没来得及拿,匆匆走了。“无论在干什么,只要一听说着火,他就把一切撂下,马上冲出去?!本」苤С终煞蛎鸹?,但每次见到他一身烟灰、水泡,黑乎乎地回家,宁晓文也十分心疼。
三、无私奉献,一路走好,“英雄”永远怀念
他们背负万家灯火,却往往辜负最亲的人。邵嘉斌母亲中风卧床,妻子患糖尿病。因为要照顾母亲和妻子,他平时只能在家接接临时散工。前些年刚盖好了3层楼的新房,还欠着外债。
“这么好的后生儿没了,心里难受,多好的孩子啊,”78岁的潘碎兰老人,抹着眼泪,哭得停不下来,“村民都哭成一片?!?/font>
陈建华、邵嘉斌属于民间森林消防队员,微薄的补贴和灭火的高危虽然不匹配,但陈建华说:“哪怕做工一天有300元,灭火只有100元,我也是要去灭火的?!?nbsp;
他们不求感恩回报,不求英雄之名,却拥有英雄的抉择。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将“平凡”和“伟大”画上了等号,他们一身尘土、一脸朴实,他们用生命书写了属于当下,属于我们英雄的史诗,用行动告诉我们,英雄从未走远,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