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块约3小时上门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100元三小时约,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平台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-->浙江有礼 瓯越先行-->正文
文成多措并举提升共富成色 办好百姓家门口的“邻里食堂”
来源:温州文明网编辑:zjwz_zhouhm发布时间:2025-05-16 10:08:00

  红烧肉、剁椒鱼、烤鸭……靠着这些特色现烧菜肴,文成县巨屿镇孔龙村邻里食堂在昨天中午引来一批又一批客人。在堂食用餐的林绍章老人说,自己现在中晚两餐都在这里吃,“四菜一汤,我很满意”。

  这是今年来这家山区邻里食堂出现新变化的一个缩影:日均吸引本村和周边约300人次就餐;尤其是作为食堂主要服务对象的本村高龄老人,对饭菜味道、卫生、价格等都表示满意。

  但起初,开办食堂是本怎么都算不赢的账??琢宕宓匙苤榧橇殖ば私馐停Vて分示捅匦爰哟笸度?,还要给用餐老人优惠,这收支不平衡肯定亏;如果降低标准,那么丢了口碑,老人也不会满意。

文成县孔龙村找到一条可持续邻里食堂兴办模式 叶厉钦 摄

  为了把这亏本的账算赢,该村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邻里食堂兴办模式:高标准建设餐厅,可同时容纳百人就餐;每顿现烧近20道菜,两荤两素餐标12元,一周七天不重样;吸引周边巨屿镇工业园区企业前来消费,扩大客源实现盈利,以此补贴老人用餐。

  这种模式带来了一举三赢。每餐都由村里老人先开饭,60周岁以上低?;Ш?0周岁以上老人一顿只用2元,行动不便者有志愿者或邻居亲友送餐。巨屿镇工业园区三分之一的企业,则把这里当成食堂?!盎憔ぁ辈唤鲋苯尤∠诓渴程茫拱颜饧沂程米魑陨砼涮子攀菩唇泄な植?。大量外来就餐人员,也给这家食堂一年带来约100万元收入。去掉场地租金、食材、助餐补贴等支出外,还略有盈利,成为带动村集体长期稳定增收的一条新途径。

文成县孔龙村找到一条可持续邻里食堂兴办模式 余林 摄

  这是文成着眼山区群众需求,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一个案例。当前,该县已在公共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养老服务、住房保障、扶弱助困等领域打造出一批标志性成果。

  在学有优教上,创成全省首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,推动公办园和普惠园覆盖率超98%、优质园覆盖率达92%,实现非编教师同工同酬,推动学前师资水平优化,提升学前教育教学品质内涵。

  在病有良医上,该县搭建“医路搭桥”新路径,构建远程认证和国内代办模式,破解侨胞参保难题,实现医保服务跨境办理。依托侨团组织设立海外服务点,组建海外联络员工作群,一对一讲解异地就医备案途径、流程、报销待遇等问题,实现侨胞答复率、办结率、满意率均为百分百。

  在弱有众扶上,文成实现“残疾人之家”乡镇全覆盖。依托乡镇养老机构、福利企业、村级居家照料服务中心、企业等主体推动场地设施整合,实现资源共享。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,推动符合残疾人特点的人岗适配,创新就业形式,开展技能培训,带动残疾人亲属及周边人员就业。

 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。为此,文成将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,在研学服务、助餐服务、技能培训、住房保障、应急救援等方面谋划打造标志性成果。推出“技能出?!敝耙导寄芘嘌怠⒖罩?20等一批特色做法,致力走出一条融入山区特色、侨乡元素、低空应用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