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块约3小时上门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100元三小时约,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平台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-->文明校园-->正文
温州市瓦市小学“儿童哲学周”上演精彩思维碰撞
来源:温州文明网编辑: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-12-12 15:07:00
  哲学家名字、哲学名句、哲思问题……萦绕在榕抱樟小操场上空,这些都是温州市瓦市小学独特的哲学日入校通关暗号。日前,全国文明校园——温州市瓦市小学举办第五届“儿童哲学周”系列活动,孩子们身穿校服,报出通关暗号,踏入校园,在游戏中积极思考、启迪思想、感受快乐。
  “儿童哲学可以唤醒孩子心灵的智慧,点燃哲思火花?!奔鸥毙3ち窒樯?,该校不断总结教学经验、创新教学方式,将儿童哲学进一步延伸课程内容,与课堂教学、少先队活动、家庭教育相整合,让每一个孩子体悟哲学的魅力和内涵。

  引发孩子自我提问与思考
  “他人的过错,我们要宽容吗?”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却并不好回答。不过,在瓦市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思辨式主题晨会上,三(6)班的孩子们通过扮演动物学校中的一幕幕场景,以小猴子、小马等不同动物的视角,展现各自寻找到的答案。随着思考的深入、对话的展开,孩子们发现可以从受害方和过错方两个角度出发:受害方对他人过错的宽容,是一次与自己和解的过程,在内心放下怨恨;过错方的歉意是一种自省,通过自我反省学会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?;疃詈蟮摹罢苎瘛痹裕骸熬垂嬖?、懂宽容、更快乐”,更是启迪思维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,学中做。
  儿童哲学教研组组长郑苗苗称,问题的提出要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,将观察和思考结合在一起,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。
  瓦市小学还选拔多支队伍积极参与第二届全国小学生哲学运动会,让学生体会置身哲学思考的乐趣。

  以生活为话题来源,打造立体式儿童哲学教育
  在学校的“哲学留言板”上,记者能看到各种哲思画、手抄报、思维导图、文字等作品,这是孩子们围绕“别人的过错要不要宽容?”“孩子能拥有手机吗?”等话题,响应“哲学周”作品征集而积极动手创作的成果。

  “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发育程度和思考深度不一样,我们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、体悟哲学的魅力和内涵,所以在活动主题设置上会进行必要的区分、调整?!备眯4蠖痈ǖ荚背陆嗬鲜樯?。

  林晓介绍,经历22年研究探索,关于“儿童哲学”,学校已经形成“爱智且爱人”的教育理念,有效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的“仁爱”思想,是对西方哲学“爱智慧”的有力补充。接下来,该校将继续聚焦生活,将生活中切实遇到的问题“化身”成为话题,与儿童哲学的思辨相结合,让亲子对话多一条路径,多一些视角,努力构建形成家校协同的立体式儿童哲学教育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