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3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发布。聚焦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,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,发挥妇联、共青团等组织作用,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;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;加强宗祠规范管理;深化殡葬改革,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;持续整治人情攀比、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,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;规范农村演出市场,深入整治低俗表演活动;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,反对封建迷信。
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,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。近年来,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着力于一个个因地制宜、因事制宜的“小切口”,广泛开展“摒弃婚丧陋习、深化移风易俗”专项行动,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陋俗,倡树文明风尚,婚事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,移风易俗创新“小举措”不断涌现。
巧用“小创意”,破解“大麻烦”。以往,在金乡镇一些村社,婚庆存在高额彩礼、低俗婚闹、铺张浪费等现象,传递幸福的婚礼“变了味道”;有的村民办“无事酒”,损害群众利益,还给基层治理埋下矛盾纠纷隐患……为了有效破解各种陋俗,金乡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,推出不少“小创新”,因势利导破解困扰基层群众已久的“大麻烦”。比如,金乡镇梅峰村通过打造“喜事林”,在梅峰公园的梅花林,让新人“一人手扶树苗、一人挥锨填土”,共同种下寄托着美好寓意的树,倡导“家有喜事就栽树”的文明新风尚,遏制婚事操办铺张浪费风气。
位于金乡镇梅峰公园的“喜事林”
牵手“小红帽”,建强“大队伍”。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,不能仅靠基层干部以身作则带动,也不能仅凭向群众苦口婆心说教,还要不断壮大乡风文明志愿者队伍,充分发挥队伍的志愿服务、文明监督、激励引导等作用。在金乡镇卫城文化客厅,文明志愿者主动提供策划、主持、文艺演出等婚庆服务,让群众看到“省心省力还省钱”,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“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”,举办简单却很有意义的新式婚礼;在金乡镇湖里村,由村干部和村民志愿者组成文明迎亲队,既让婚事喜气洋洋,又破除了讲排场、争面子、闹婚等不良风气。
位于卫城文化客厅的金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
善解“小心思”,汇聚“大能量”。不少群众认为,怎么办婚礼、礼金收多少,是“老百姓自己的事情”。金乡镇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推进移风易俗作表率,带头“破面子”,让《红白理事会章程》《红白事标准》等“软规定”产生“硬约束”。同时,在狮山公园、梅峰公园等景区景点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、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,打造婚庆基地,便于村民举办集体婚礼;设置“文明实践银行”,依据红事操办规模、席面标准等设置积分,作为评选“文明家庭”重要依据……这些“小心思”,让群众更加支持推进移风易俗,汇聚乡风文明“大能量”。
简约婚礼获取“文明实践银行”积分
推进移风易俗,既急不得、更乱不得,越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,越不可粗暴蛮干。金乡镇依托创新小举措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,深化高额彩礼整治、深化大操大办整治、深化铺张浪费整治、深化恶俗婚闹整治……多维度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新路径,激发移风易俗新活力,让乡村面貌“文明范”更足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文明强动能。